物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让刚体力学成为培养科学思维的"金钥匙"

2025年03月29日 20:12  点击:[]

为提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物理教研室于3月26日组织开展了《大学物理》课程“刚体力学”专题的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商庆龙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老师参加,重点围绕刚体力学的教学难点和教学设计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教研室全体老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作为高校教师,应聚焦学思践悟,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立足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努力在教学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切实把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主讲老师商庆龙以"从质点思维到刚体思维转变路径探索"为主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刚体力学的教学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作为力学部分的重点章节,刚体力学涉及转动惯量、角动量等抽象概念,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商庆龙老师指出,学生在学习刚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对转动惯量物理意义理解停留在公式层面、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场景把握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从中学时期学习运动学以来建立起的质点思维难以刚体思维自然过渡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生活实例和辅助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例如通过分析车轮转动、陀螺运动等常见现象,利用仿真软件等可视化手段模拟刚体转动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特别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通过分析航天器姿态调整与刚体角动量守恒的关系,结合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动量轮控制系统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使命感;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探讨刚体力学在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激励学生夯实基础、勇于创新。

会议最后,教研室主任王伟丽老师总结强调:要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把刚体力学这个“硬骨头”变成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金钥匙”。此次集体备课彰显了物理教研室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为提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效果、培养服务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稿件来源:王时萱

编辑:肖春娇

                              一审王伟丽

二审:刘玲玲

终审:唐艺军 万君

 

 

 

 

地 址: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邮 编:125105

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2009-2024

学校微信 学校微信
基础微信 基础微信

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