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本成果以“双线三融合”教学模式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互联、课内课外贯通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育具有“太阳石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优质课程资源结构性短缺难题
2. 个性化与互动式教学瓶颈
3. 思政育人协同性不强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1.构建 “双线三融合”教学模式
“双线”:线上数智平台,线下课堂实现数智赋能翻转课堂教学。
“三融合”:语言与文化融合(文化浸润、融会贯通);应用与价值融合(学用结合、润物无声);通识与专业融合(德才兼修、学以赋能)。
2.建设立体化资源库、搭建多场景学习环境
通过单元微课、3D数字人,依托超星学习通、U校园AI,凌极数字语言系统构建“课前线上预习 — 课中线下研讨 — 课后实践拓展”的全周期学习链。

3.精准分析学情
利用平台数据追踪学生学习行为,生成个性化能力画像,助力教师调整课堂任务难度与讨论深度。

4.重构协作研讨型课堂
以“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借助U校园AI实时投票、互评,形成“学生主讲 — 教师引导 — 全员参与”的互动模式。
5.强化课程思政与数智技术协同性
集成智能测评、数据追踪、资源推送功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准指导。融合语言技能与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融合应用能力与价值塑造,实现立德树人。
四、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通过构建“双线三融合”教学模式,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环境,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获奖,驱动高质量人才培养。
五、成效、社会影响、推广应用情况
在实践推广中,带动课程共建与优质资源共享。英语成绩稳步增长,显著增强了英语应用、跨文化沟通及创新实践能力,为破解高校外语教学共性难题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范式,有力推动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与数智化教学改革进程。
项目负责人简介:李俭虹,基础教学部外语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持省级、校级教改4项。
图文:李俭虹
编辑:肖春娇
初审:李 莹
复审:刘玲玲
终审:唐艺军 万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