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教师精准把握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申报方向,提升外语教学改革质量与成果转化能力,10月15日,外语教研室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培育专题汇报会。李莹老师以“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凝练与报奖”为主题,分享教学成果申报的核心要点与实践路径,全体外语教研室教师参会学习。

汇报中,李莹结合国内高校优秀教学成果案例,从选题培育、材料整合、创新提炼三大维度展开讲解。她指出,教学成果申报需紧扣教育数字化战略方向,聚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开发、虚拟教研室试点等前沿领域,既要立足日常教学实践积累,又要提前规划未来报奖方向,实现“但行前路、莫问评奖,保持初心、水到渠成”的培育理念。
针对外语教学的学科特性,李莹重点拆解课程创新的六大关键维度。在理念创新上,建议结合外语学科特点融入跨文化交际、国际视野培养等先进理念;内容创新需注重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及时更新教材中反映国际前沿的案例素材;方法创新可探索“慕课+SPOC+翻转课堂”模式,通过“教师精讲+学生互练”提升课堂互动性;资源创新则需构建包含微课视频、双语案例库、在线习题集的立体化资源体系,适配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在成果落地与推广层面,李莹强调数据积累与第三方评价的重要性。她以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案例为例,建议教研室在后续教学中注重收集课程选课人数、教材使用反馈、学生评价等数据,主动邀请校外专家参与成果鉴定,同时通过教学研讨会、跨校合作等方式扩大成果影响力。此外,她还分享了教学成果报告的撰写技巧,提出需聚焦“解决什么问题、形成什么创新、取得什么成效”三大核心,用清晰的逻辑与扎实的实践数据凸显成果价值。
汇报结束后,外语教研室教师围绕外语类课程的成果培育方向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此次汇报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后续将结合大学英语、专业外语等课程实际,在数字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外语教学成果向更高水平迈进。
图文:姜宇轩
编辑:肖春娇
初审:李 莹
复审:刘玲玲
终审:唐艺军 万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