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础教学部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展示(三)——健康中国视域下分层教学法对高校体育教育效果影响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09:47  点击:[]

一、项目介绍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结合意识、意志等因素,旨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并具有教育、竞技、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文化活动。项目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将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通过构建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探索差异化教学路径,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推动校区体育教学从“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型,为校区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健康中国”为指导,“因材施教”为核心理念,提出“三位一体”分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分层—教学活动分层”的协同机制,实现体育教学的精准化与差异化。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实践,初步系统性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三大核心问题:

1、学生差异化需求难以满足

2、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不足

3、评价体系单一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根据教学班级学生自评和体质测试成绩的平均分确定实验班级,教师结合学生意愿和动态分层机制调整班级结构,保证教学公平性和科学性。具体工作如下:

1、分层设计与实施

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健美操专项能力测试,结合学生兴趣问卷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学生自测评分表和《学生体质测试标准》评分标准,将学生划分为A、B、C三层(A层:高阶组;B层:中阶组;C层:基础组)。

 

2、动态调整与教学任务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态分层+个性化任务”的双轮驱动模式。每周2课时健美操课中,教师根据学生上课实际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实践效果与优化方向

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得到显著提升。

四、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三位一体”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通过动态分层机制,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设计差异化教学任务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精准化教学。

2、动态调整与数据驱动的有机结合

提出“动态分层+数据驱动”的双轮驱动机制,突破了传统分层教学“静态固化”的局限。

3、四维融合评价体系协同发展

设计了“技能掌握—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理论知识”四维融合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综合发展,注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项目负责人简介:吕铭亚,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发表论文2篇,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图文:吕铭亚

编辑:肖春娇

初审:艾云广

复审:刘玲玲

终审:唐艺军 万 君



地 址: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邮 编:125105

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2009-2024

学校微信 学校微信
基础微信 基础微信

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