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础教学部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展示(四) ——多模态学习理论视角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5年08月11日 07:57  点击:[]

一、项目简介

多模态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信息,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知识内化。基于此,本课题探索如何将多模态学习理论应用于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构建出一种施教模式,以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上课抬头率问题。

2.理论知识难致用。

3.个性化学习难支持。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1.创设多模态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学习强国”中“总书记的一周”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总书记的一周”日常工作视域是党的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的重要场域,在国际国内真实的事件中,去学习新时代党的理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架构起互联互通的桥梁,该教学实践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尝试。

2.设计多模态教学问题,促进意义生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要把学习这一思想同了解中国国情和当代中国实际联系起来,深入调查研究。借助多模态视域来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把握当代大学生们思想现状,从而建立一个更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3.展开多模态教学任务,助力学生能力生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根据多模态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新时代”,重在知全局,讲明白形势,当前和未来我们面临哪些挑战,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为何出台这些政策,引领学生深入体察新时代我国的进程和未来的挑战,在实践教学中重点在“用心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四、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让学生参与整个授课活动。

2.实践教学多样化。

五、成效、社会影响、推广应用情况

1.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系统操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将多模态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根据多模态学习理论组织多样化实践教学,如实践教育基地学习参观、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赛等,在照顾全体同学的基础上,重点挖掘具有优势和潜力的同学,提升和锻炼他们,在同学中起到示范和宣传作用,对下届同学起到榜样的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发展。

项目负责人简介于志勇,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发表教学论文5篇。

 


图文:于志勇

编辑:肖春娇

初审:陈晓庆

复审:刘玲玲

终审:唐艺军 万 君


地 址: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邮 编:125105

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2009-2024

学校微信 学校微信
基础微信 基础微信

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